光明日报记者 丁一鸣 赵家宁 常河弘大速配
连续7天的行程,都是近40摄氏度的高温天。然而,江淮大地上,比天气更火热的是创新!
超1300摄氏度的铜水火热依旧,但其生产过程已悄然变“绿”;小小青梅酸甜依旧,但已成为富了一方百姓的大产业;当年“敲敲打打”的小作坊,匠人精神依旧,但企业已变为年营收超300亿元的“巨无霸”……在安徽,传统产业正加速奔向未来。
“月壤3D打印系统”有望实现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盖房子;说“悄悄话”用上了量子加密……还是在安徽,未来产业真的已经来了!
位于安徽合肥高新区的中电信量子集团,集团高级解决方案经理童瑞麟使用两部手机,向记者演示了量子加密技术如何保护通信安全。经由量子密钥实时加密的手机通话,截获后只能被还原为噪声的形式。
“我们目前推出的量子科技产品有30多项,应用范围涵盖政务、应急等10多个重点领域,其中量子密话密信用户规模将近600万。量子科技并不遥远,其实就在你我身边。”童瑞麟说。
“黑洞是一个洞吗?”在同样位于高新区的科大讯飞企业展厅,记者向一块“黑板”提问。“黑板”一边动态演示黑洞成因,一边回答:“黑洞并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大洞,而是一个引力巨大的天体……”
“除了智慧黑板弘大速配,能听会说、能理解会思考的人工智能已经融入教育的方方面面,比如智慧评卷系统。”科大讯飞教育市场有关负责人刘朝辉演示,系统扫描一篇作文后,将手写字体转化为标准字体,从卷面整洁、感情色彩等多个维度进行打分。“总共有10的7次方个维度,非常严谨细致,而且系统还能总结学生学情,帮助老师做出针对性调整。”刘朝辉告诉记者。
距离科大讯飞不远,智象未来是一家落户合肥不到一年的人工智能企业,却屡屡创下多项“全球首个”。“帮我生成一张熊猫踢足球的图片。”在记者指令下,一张惟妙惟肖的卡通图片瞬间生成,一旁喷绘机应声而动,不到3分钟,一件专属文化衫制作完成。
“这只是我们的产品在文创领域的简单应用,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,动动嘴即可生成流畅视频,每个人都能成为创作家。”智象未来创始人兼CEO梅涛说。
合肥市科技局招商处负责人秦艺丹介绍,当前合肥已集聚人工智能上下游企业超千家,总营收已突破千亿元。
在安徽芜湖湾沚区,傍晚的天空湛蓝,一架通用飞机正在低空盘旋,恰巧与刚刚升起的月亮“同框”。
“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下线试飞,在芜湖,我们不出园区就能造飞机!”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公司总经理田满林不无自豪,向记者介绍起一款新机型,“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双发四座固定翼飞机,搭载国产航空发动机和航电系统,最大巡航时速超过350公里。这架飞机就是在园区内自主制造的。”自2018年量产以来,该公司已累计销售通用飞机超过100架。
芜湖咋能关起门来造飞机?湾沚区航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建阳介绍:“制造一架飞机,需要很多零部件配合。芜湖航空产业园中有200多家相关企业,如果想造一架飞机,只需发布各个零部件研发需求,园内企业就能各展所长、形成合力。”去年,芜湖低空经济产业营收超460亿元。
“炉火照天地,红星乱紫烟。”拥有3000多年采冶铜史的安徽铜陵,铜的形态如今也在发生深刻改变。
“今天室外接近40摄氏度,而这铜水可是超过1300摄氏度。”站在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“双闪”精炼车间参观平台上,顺着车间主任孟凡伟手指的方向,记者眼前是真正“火热”的场景!
道道铜水如同红色巨龙一般,从阳极炉喷涌而出,顺着流槽进入“中间包”,再分入转动的双圆盘内浇铸,变为实体后经喷淋水降温、过水槽,最终由自动化设备吊起放入重载AGV小车运出。
因铜而兴的铜陵,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被铜产业高能耗、高污染所困扰。“如今再看!”金冠铜业分公司总工程师张志国带领记者查看低温热回收系统,这套系统可以将以前硫酸生产系统流失的热量回收并用于发电,年发电量超1亿千瓦时,推动硫酸产品综合能耗历史性地呈现出负值。
转型的故事,同样发生在安徽宣城。智能悬架系统、智能底盘系统、密封系统……走进位于宣城市宁国市的安徽中鼎控股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,各类供给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的零部件琳琅满目。
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鼎集团,从“敲敲打打”的小作坊做起,现已成为年营收超300亿元、拥有下属企业130余家、员工2.8万人的“巨无霸”。
“转型的关键,在于‘走出去’。”中鼎股份行政总监汪宽宏说,自2003年以来,中鼎集团先后并购海外20余个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,“这些企业又反向投资国内市场,形成双招双引的‘中鼎模式’。”
“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?”记者提问。
“不断提高自动化水平、不断开放供应链、不断抢占高端市场份额弘大速配,我们有信心!”中鼎减震公司副总经理荆炳志中气十足。
配配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